您的位置:主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动态 > >
“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甘肃中心开展实验学校回访线上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05-22 16:10 作者:网络信息部 点击:
       4月27日上午,“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甘肃中心开展“生活·实践”教育实验学校回访线上座谈会,与民勤县第一中学、民勤县第五中学、积石山县第五中学、陇西县碧岩小学四所实验学校的相关负责人、一线教师代表齐聚“云端”,共同探讨“生活・实践”教育实验准备及推进情况。
     


       座谈会上,四所实验学校分别汇报了“生活・实践”教育实验开展以来的各方面情况。民勤县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姜建民介绍了学校“生活·实践”教育实验项目主要做法,包括校园设施不断完善,开发和积累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教学综合实践,加强传统文化综合实践,结合家庭进行实践任务延伸。接着,他阐明了学校在实验项目推进中遇到的最突出困难,如硬件设施与省市高中有差距,实践机会较少、主客观条件限制、过程性评价工具缺失。他表示,“生活・实践”教育理念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实践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将充分利用特色学校建设,发挥学校优势,在实践中创新、打造学校品牌,促进学校发展。
       民勤县第五中学副校长李玉仁表示,学校打算从教师队伍培养、文化环境建设、行为习惯养成、特长技能学习、优秀品质培养等五方面入手来落实“生活·实践”教育理念。目前,学校在“生活·实践”教育的实施上,面临教学评价不科学、硬件设施短缺等问题。今后,学校将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发展,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实践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积石山县第五中学教导处副主任陈进坚介绍说,学校“生活·实践”教育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社团活动、劳动教育、情境化阅读活动四大模块,教师扎实上好探究性、验证性实验课,开展实验操作竞赛、实验考试,开设创客、掐丝珐琅、葫芦丝、舞蹈、钢琴等21个社团活动。目前,学校存在课程开发滞后、师资力量薄弱、涉及领域较小、家校协调困难、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等问题。未来,学校准备开发彩陶、泥塑、砖雕等技艺课程,将地方文化融入生活实践教育;加强校际的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共赢;建立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体系,通过作品展览、竞赛评比等活动激发师生积极性。
       陇西县碧岩小学校长杨文元表示,为落实好“正毅蕴秀”的办学思想,从2024年初,学校针对学校区域现状,积极开展了“小手拉大手,促进农村家庭生活习惯升级”行动,聚焦学生卫生习惯、健康习惯、环保习惯,通过学校赋能、家校互动、社区支持,通过儿童影响家长,影响家庭,有效推动农村家庭生活习惯的良性改变。



       协会专家对各学校在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推动“生活・实践”教育实验向纵深发展。
       此次回访座谈会的开展,为各实验学校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对总结“生活・实践”教育实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明确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协会将持续关注各实验学校发展,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