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构建教育共同体 > 神州学子 > >
求学在莫大——兰州女孩樊书君的“仕途与经济”
发布时间:2022-07-15 10:14 作者:网络信息部 点击:
次
女,甘肃兰州人,2019年通过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进入莫斯科国立大学,攻读俄语语言预科;2020年进入莫斯科国立大学就读本科,主修经济管理专业。2020年参加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的“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其参与制作的微电影《两代在外留学的那年的“重要事情”》荣获一等奖。 初高中时,书君身边就已经有许多朋友陆续出国读书了。书君的妈妈曾问过她,要不要像朋友们一样出国读书?但是樊书君的爸爸则顾虑重重,不放心把当时年纪尚小的书君送出国门。
直到2019年,家人多次的协商后,樊书君的爸爸才同意刚刚成年的书君出国读本科。机缘巧合,樊书君参加了协会的“中国·中亚/东欧教育共同体”建设计划,来到俄罗斯,进入莫斯科国立大学读俄语语言预科。在选择专业方面,她则是听从了舅舅的建议,选择了经济管理专业。
樊书君来到莫大读预科时,已经是10月中旬,距离俄罗斯冬考只有3个月的时间了,她下定决心苦过语言关。除了日常上课外,她通过Яндекс(俄罗斯社交平台)找到一家俄语培训机构,疯狂补习俄语,每天都课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这是樊书君第一次参加俄罗斯正式的考试,也是一年后参加俄罗斯入系考试的提前模拟。
冬考很难,基本上每个参加考试的外国学生都会受一次打击,毕竟那时大家接触俄语才几个月的时间。幸运的是樊书君也同样是低分飘过,考完试后,她发现自己的口语和听力不好,接着便重整旗鼓开始下一轮学习。
冬考后,除了语言学习,樊书君抓紧了对于微观经济、数学等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并且狂背专业词汇。等到入系考试时,她觉得比冬考容易多了,因为那时候的她已经具备了应有的俄语基础。 2020年,樊书君成功进入莫斯科国立大学经济系,开始系统的学习宏观经济学、商业计算机等学科。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书君发现任课老师们通常能够理解外国人的难处,并给予关怀。其中,给樊书君印象最深的历史课老师,一名慈祥的老爷爷,曾在中国的大学里任职。课堂上,老爷爷通常会给同学们讲中国历史,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帮助学生寻找语感。
对樊书君来说,商业计算机是诸多课程中最有难度的一门课程。这门课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并且7次考试必须全部通过。这门课对于俄罗斯当地学生来说,都十分困难。为了不负众望,樊书君努力啃书并向老师请教,终于通过了这门课。她想,最难的仗已经打过了,胜利还会远吗?
在俄罗斯的院校读书,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比较多,会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小组作业,而老师主要充当一个“向导”的角色。同学们曾尝试为Unilever(联合利华集团)做过人事管理方案,也曾选择感兴趣的公司来研究它的营销手段,并完成商业报告。这些实践都使得课程方式更加灵活,樊书君从中受益匪浅。
另外,在俄罗斯,一门课最终的成绩取决于平时的表现情况,诸如出勤率、课堂表现、随堂作业等。樊书君对这一评分制度表示赞同,她认为这样打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近两年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习,樊书君对这门学科的认识逐渐加深。她深知这门学科内容庞大,管理者亦是创新者,需要引入新思想、新方法或新设备。它很像发明,也需要高度的创造性,但更多的是把问题的解决方法成功地应用到市场中。 樊书君说,在俄罗斯生活,就是一场与艺术的邂逅。
樊书君一向喜欢玩密室逃脱,来到俄罗斯后,她也直奔各种密室主题而去。她发现俄罗斯的密室十分独特,有一种不碰触的玩法,也就是工作人员在玩家面前表演跳舞,这一做法让她觉得十分有趣。
莫斯科街头是艺人和画家荟萃的天堂,艺人即兴表演随处可见。或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你弹我唱,或一个人在街角自弹自唱,平添了一份浓郁的艺术气息。
樊书君说俄罗斯的博物馆,绝对值得一游!她觉得参观博物馆是在沙发上度过慵懒周末的绝佳替代品,她可以从顶级旅游目的地中选择博物馆,通过经典游览或研究实验展品来定义未来周末的心情。
与此同时,她感觉莫斯科的公园像自然景区。莫斯科有着“森林中的首都”的美誉,据说“莫斯科”这个词最初取自斯拉夫语中“湿润之地”的含义。这里不但是“森林中的城市”,而且城市中各处都有森林。而让莫斯科这个城市与森林融为一体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有着许多被树木植物覆盖的公园。
“只要你想,除了在校学习,你还可以参加丰富的社团活动。在那里,你可以结识很多有趣的朋友,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樊书君说。
中国留学生在俄罗斯,既可以参加留俄学生总会,也可以参加莫大中国留学生会。出于交朋友的初衷,书君参加了莫大中国留学生会。
2020年,莫大中国学联宣传部在中国驻俄使馆教育处的指导支持下,特制了一部微电影——《两代在外留学的那年的“重要事情”》(简称《那年》),樊书君在制作中担任剧务和演员。
这部微电影的灵感来源真实而高远。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对中国留学生的演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留苏、留俄学子为祖国强盛和民族复兴矢志奋斗。我们的留苏前辈们回归祖国后在各专业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为当代留俄青年树立了榜样。
《那年》以中国第一批的留苏学生强新国和同为留俄学子的孙女强予中二人的视角,在交错时空下,讲述两代人怀着激动与骄傲的心情收听毛主席演讲、观看国家阅兵,立志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制作组想将此片献给一代代心系国家的留学生群体,向留苏前辈致敬,传承留苏精神,讲好留俄学子的故事。
2020年12月,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的“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评选结果出炉,莫大中国学联斩获2020“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中一等奖。这对樊书君来说,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樊书君说,留学生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力量,理应笃行致远,砥砺前行,传播中国好故事,树立中国好形象,传承留苏前辈光荣传统,促进世界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融与发展。 图文|樊书君 编辑|张嘉婕 审核|王文清 签发|潘腾飞 杜永军
|